心靈之旅
*
心靈之旅 *
人生充滿不同的經歷、不同離合、不同歷程,而它更是一場「心靈旅程」。然而,這條路並不容易。當情緒困擾沉重壓心時,就像在風暴中摸索前行卻不見光明——那些痛苦、迷茫、孤獨,獨自承受實在太難。但請記住:您不必孤身走這段路。您已展現了非凡的勇氣,主動踏出尋求幫助的這一步。那份渴望療癒、成長與蜕變的心,正是照亮前路的火花。而我,將與您同行,一起發掘您內心深處的力量與光芒。
家庭系統取向
-
將家庭想像成一幅精緻的織錦——每條絲線交織出愛、挑戰與韌性的故事。「家庭系統取向」重視這種相互連結,因為每個成員的心靈都是整體的一部分。當一條絲線繃緊或磨損,整幅織錦都會受牽動。
在亞洲文化中,我們的思考、行動與愛的方式,深深植根於家庭起源。這些根源不僅是歷史,更是由價值觀、角色與紐帶交織而成的動態織錦,塑造著當下的我們。
但療癒不必孤身而行。這套方法邀請您與家人共同探索家庭互動模式——不為指責,而是培育理解、同理心與成長。正如心靈旅程需要勇氣揭開過往,我們將溫柔梳理那些纏結的絲線,讓每份關係重新綻放應有的溫暖與韌性。
-
在我們的療癒過程中,我們將探索您家庭中那些無聲的節奏——那些彼此溝通、支持,卻有時無心傷害的互動模式。或許是該開口時選擇沉默的慣性,又或是將他人需求置於自己之上直至心力交瘁的循環。
我們會溫柔梳理這些糾結的動力,為同理心、寬恕與重新連結創造空間。想像一家人圍坐一圈,不為翻揭舊傷,而是以敞開的心聆聽彼此,說出「我看見你」「你的感受很重要」。
療癒始於這樣的勇氣:一起直面挑戰的決心,與並肩成長的意願。正如香港屋企常見的「打邊爐」,熱氣蒸騰中,一家人分享的不只是食物,更是交織著笑淚的生命故事。讓我們在這段旅程中,將心結化作重新連繫的紐帶。
-
在家庭治療的「心靈旅程」中,希望始終存在。我曾見證父母與孩子重建以為斷了的橋樑,手足重新發現相知相惜的感動,重組家庭在信任中織出嶄新的景象——這不是尋求完美的家庭,而是擁抱當中的成長。
就像在花園中,每株植物都需悉心照拂。當每個家庭成員的心聲被聆聽、感受被重視,家便會如繁花盛放。我們將一同種下理解的種子,以同理心澆灌,靜待愛意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綻放。
家的故事仍在書寫,這一章可以是療癒與合一的開始:不同經歷、情感在溫火慢熬中交融出獨特滋味明,讓我們以溫柔揭開被歲月摺疊的頁角,好好地梳理過往、讓這部家的故事續寫包容與無盡的愛。
情緒聚焦治療 (EFT)
-
情緒聚焦治療(EFT)紮根於「依附理論」——深刻理解人類心靈天生渴求聯繫、安全感與歸屬。從出生那一刻起,我們的關係便塑造了如何去愛、信任,以及在世間前行的方式。
EFT正正尊重這份人性本質,協助您探索那些維繫親密關係的「情感錨點」,以及可能令您感到迷失的恐懼與創傷。就像香港的渡海小輪,縱使維港兩岸霓虹閃爍,船隻仍依賴燈塔指引航向;在EFT中,我們將一同辨識那些影響您的情感暗流,重新校準心靈的羅盤。
這趟旅程並非否定過往,而是以溫柔目光凝視傷口,一步一步地重朔情緒經驗。當情感被安全地承接,您會發現:那些以為「太脆弱」的淚水,其實是修復關係的甘霖。
-
您的心靈訴說著比言語更深的語言——那是渴望、恐懼、喜悅與愛的交響曲。我們的情感防禦機往往會使我們築起心牆避免受傷,卻反被其困於孤寂與誤解的迷宮。EFT溫柔邀請您卸下這層盔甲,讓那些脆弱卻真實的情感見光,重建既安穩又滋養心靈的連結。
想像與伴侶、家人或甚至與自己對坐,在安全的環境下終於可傾吐埋藏多年的情感,隔閡的冰層竟漸漸消融。或許是怕被遺棄而緊閉心扉,或是「我不夠好」的羞恥感在耳畔纏繞,在EFT打造的避風港裡,這些心聲都能被無批判地聆聽。
治療的過程就好像一起探索歷史痕跡,追溯您的情感脈絡,改寫困住您的舊模式。對伴侶而言,這可能是將「你錯了」轉化為「我需要你」的魔法——爭執聲中總藏著關懷的暗號,對症下藥,重啟溝通互動模式。對個人成長而言,終於可將歲月積累的舊傷痛緩緩放下,重新擁抱自己。
-
這段「心靈旅程」不只是療癒,更是重拾與生俱來的愛的能力。我曾見證伴侶重新點燃初遇時的火花,親子跨越多年的隔閡,孤單的靈魂也終於勇敢地輕聲說出「其實我好需要你」。
EFT的療癒,像在黑夜漫長中慢慢地等待晨曦般溫柔地展露,深深地被啟發。您懷著的不是破碎的心,而是充滿著勇氣。在安全的療癒環境中,您將學會再次相信它的智慧——聆聽心靈的聲音。無論您是尋求修復關係還是治癒自己的心靈,EFT 都能照亮一條前進的道路——讓脆弱成為您的力量,讓愛成為您每天所做的選擇。
敘事治療 (NT)
-
你的生活是一個故事——一系列章節的集合,充滿了勝利、悲傷和塑造你的時刻。但如果最難的章節不必定義你呢?敘事療法是關於拿回你的筆,掃去你過去書頁的灰塵,並書寫一個你是英雄的未來。我們常常讓痛苦、懷疑或他人的期望來書寫我們的故事。我們將共同揭示您隱藏的優勢和價值觀,它們一直是您的一部分,等待引導您前進。
-
想像一下,坐在我對面,分享一種令人難以承受的掙扎——分手、失落,內心有一個聲音說:“我做不到。”敘事療法並不是要消除這種痛苦;它問:“還有什麼是真的?”也許是即使你想放棄,你仍然堅持下去,或者是當你自己的杯子空了時,你仍向他人傾注愛。我們會將問題具體化,給它一個名字,這樣它就不再定義你了。 「焦慮」成為需要面對的挑戰,而不是無期徒刑。 「失敗」成為老師,而不是一種身分。在每次治療中,你都會收集到你的韌性的證據:你笑中帶淚的時光、你設定的界線、你拒絕放棄的夢想。
-
這段旅程是關於解放的──當你意識到自己不是問題時,那種解放就會到來。問題就是問題。我看到客戶在改寫自己的敘述時發生了轉變:倖存者不再說“我受傷了”,而是開始說“我很有彈性”,父母用“我正在失敗”換成了“我正在學習”。你的故事還沒結束。每邁出一小步,你都在打造一個新的敘事——一個以希望、勇氣和自我同情為中心的敘事。經歷過風雨的心也是懂得療癒的心。所以,親愛的朋友,拿起你的筆吧。下一章由你來書寫,它充滿了可能性。
每一種方法都是你路上的一盞燈籠,用 共情、希望和堅定信念照亮前進的道路。你的心路歷程是神聖的,我很榮幸能與你同行。